40009-06806
关注公众号
招生咨询

08:00-24:00

院校汇总 专业大全 地区筛选 简章查询 历年真题-答案

服务“一带一路” 教育在行动

在职研究生联展网讯:“我有一个梦想,就是未来要和中国有关。学习中文给我带来很多机会,也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。”曾在去年全球“汉语桥”比赛中获奖的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学生马里奥说。

数年耕耘开拓。教育部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我国已与24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,共有60所高校在23个沿线国家开展境外办学,16所高校与沿线国家高校建立了17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。2017年,共有31.72万名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,占来华留学总人数的64.85%。

八方联动呼应。4月25日,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召开。

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通。作为联通沿线各国民心相通的载体,教育正在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书写新的故事。

为“一带一路”定制人才

柳州,广西工业重镇。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实训基地,数条百米长的钢轨延伸进雨雾中。身着明黄色制服的建筑学院学生谢有成,正和几十名同学一道,冒雨测量钢轨数据。

来自泰国的谢有成原本是一名计算机教师,因为看好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前景,进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学校在当地共建的“大城府分院”深造。

中国高铁走出去,人才是关键。柳铁职院积极与东盟院校共建,输出包括课程、教学资料、专业建设标准等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,使海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相适应。

围绕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需要,对接所在国家的产业需求,中国职教采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方式,将优质职业教育和优质产品技术向合作国传播,培养当地熟悉中国技术、产品、标准,致力于促进两国友好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。教育部数据显示,自《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15—2018年)》和《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(2015—2018年)》实施以来,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开展351项国际合作,学历教育学生近6000人、培训超10万人次。

2018年9月,来自俄罗斯的鲍里斯,因为看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中俄两国的合作发展,选择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,攻读“中国政治经济”方向硕士。

“希望通过学习,能为未来中俄两国的合作作一点贡献,尤其是希望学习中国法律制度,因为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特别需要这方面的人才。”鲍里斯说。

像鲍里斯一样,首批来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约100名硕士留学生会聚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,研究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法律、文化。
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提出,对高校的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、复合型、创新型人才,大力推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跨界创新、融合发展,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,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
为此,各地各高校积极行动起来。教育部《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教育行动》印发以来,部省协同不断推进,高校参与不断深化,平台建设不断增强,可视性成果不断丰富,“一带一路”教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。教育部数据显示,自2016年起,教育部陆续与18个省份签署了部省共建备忘录。

为产业“走出去”提供支撑

“中国的老师来了,教给我最新的技术。现在,我走上生产线不慌了,工资也涨了好几倍。”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也门学生瑞拉高兴地说。

从2007年起,宁波职院紧紧围绕地方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,把援外培训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,涉外项目涉足汽车、航空、制造等核心产业,为印尼、斯里兰卡、坦桑尼亚、赞比亚、肯尼亚、埃及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培训了1618名产业界、教育界官员和院校教师,与诸多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建立了联系,并已在贝宁建立中非(贝宁)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院。
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产业发展哪里有需要,中国的教育服务就送到哪里,发挥教育“软力量”四两拨千斤的作用,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事半功倍。

近年来,众多“走出去”的中国企业面临当地员工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不高的问题。专业人才从哪儿来?有色金属行业3年多来共派驻53名职业院校教师,到赞比亚开展钳工、电工、球磨机操作工等十几个工种、近400人的技能培训。通过培训,当地员工的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,实现了境外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。

对接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,相关省份和高校纷纷利用自身区位及资源优势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主动开展合作。西安交通大学与浙江大学、清华大学、诺维萨德大学、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高校作为创始成员,共同发起并成立了“一带一路”工程教育国际联盟。该联盟旨在以工程科技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为出发点,推动沿线国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、数据信息对接等合作,促进中国工程技术、工程文化、工程精神、工程标准“走出去”,助力“设施联通”。

与世界分享中国智慧

自2015年起,教育部委托有关地方探索建设“鲁班工坊”,一批各具特色的“鲁班工坊”相继建成,在沿线国家逐步打响了中国职教品牌,成为职业教育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促进“民心相通”的奋进之笔。

2016年,境外第一家“鲁班工坊”——泰国“鲁班工坊”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成立,对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师生开放;2017年,英国“鲁班工坊”在英国奇切斯特学院正式揭牌,“中餐烹饪技术”正式进入英国学历教育;2018年,巴基斯坦“鲁班工坊”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正式启动运营,为巴基斯坦培养大批机电一体化、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……

“鲁班工坊”采取校际合作、校企合作、依托政府合作三种建设模式,以对当地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为主,融入人文交流,有效推动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理念经验、教育教学模式、教学技术装备、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以及高水平师资培训与相关国家互融共享。经过多年实践探索,丰富了职业教育“走出去”的路径和方法,逐步打造了中国职教的良好形象,成为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品牌。

孔子学院犹如中国教育另一张亮丽的名片,在促进民心相通、加强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教育部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底,我国已在52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设立140所孔子学院和135个孔子课堂。

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共享中国智慧,语言是工具。为了满足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对于语言学习的迫切需求,北京外国语大学立足多语种特色优势,在促进与沿线国家语言互通、教育合作、文化交流等方面精准发力。5年来新增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语种19个。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22个语种专业施行综合评价招生,推进本科生学业“7+1”或“6+2”模式,近90%非通用语本科生获得至少一个学期的出国留学机会。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,2018年起增设“一带一路”语种班,造就熟悉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特点的高素质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。实施“孔子新汉学计划”,招收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、非政府组织官员以及大学校长攻读博士学位等。

关键词:
一带一路教育在行动

上一篇:清华大学主动开拓创新推进共建共享全面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倡议

下一篇:教育部:将分三年全面实施“六卓越一拔尖”计划2.0

快捷报名

更多
姓  名:

联系方式:

意向专业:

最新文章

更多